来看摩洛哥U20和法国U20。如果说法国从一开始就被当成是夺冠热门,那摩洛哥上轮淘汰美国,创造本届U20世界杯最大的冷门,还是他们历史上第二次晋级U20世界杯半决赛,追赶上曾经的“05黄金一代”,这个黑马角色真就被坐实了。
而且他们刚刚3.1淘汰的美国U20,恰好在小组赛里3.0完爆了法国,所以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个A>B,B>C的公式到底能不能轻松联系起来?我感觉摩洛哥一黑到底的可能性非常大,三点原因。
首先就是风格克制。就拿上轮和美国U20的比赛举例,由于实力上的差距,美国非常强调高位逼抢,不停地通过身体对抗创造进攻机会,同时也打的是快速攻守转换那套,从场面上也看得出来,摩洛哥甚至不到三成的控球率,压根就被逼得没多少正经进攻回合。但是比利时教练瓦赫比恰好用的就是以柔克刚,以快打快的控球战术。
注意,摩洛哥的控球战术并不是普遍意义上强调控球时间、球权的,而是尽量通过一些中短传,利用边路配合、以及球员个人能力解决问题的。尤其就是敦刻尔克小将亚辛和队长奥斯曼·马马所在的右边路,双人配合也好、单独国人也好,反击打的就是美国左边身后的空档,或者说断球后实在没机会,把球摘出来过渡到中场,这俩法国青训出身的边锋轮番拉扯美国左边的防守,最终贡献了一个进球、一个助攻。
之所以讲的这么细,就是因为法国U20的左边,有一个名气大于实力 ,而主教练迪奥梅德又不敢轻易拿下的后卫,伊利亚兹·齐达内!对,就是著名球星齐达内的第四个儿子。他和三个哥哥一样曾经都在皇马青训待过,目前在贝蒂斯的预备队效力。而且说是在预备队踢西丙联赛,其实他根本都不是主力后卫,一来是之前的主力由于车祸头部受伤还在休养,二来是他还在边后卫改造成中后卫的适应阶段,高情商来说俱乐部给他机会证明自己,努力发掘进步空间,低情商来讲就是没人了让他临时客串顶一下而已。所以尽管还是个半成品,可他既有个谁都不敢得罪的爹,还有22年和特尔、埃梅里、杜埃这些当时还没成名的队友一起混来的U17欧洲杯冠军,迪奥梅德说什么也要用他。可他虽然194的个子对抗还马马虎虎,但不管是一对一单防还是协防回追都差点意思,在场不是乌龙球就是乌龙助攻,那还能指望他在摩洛哥右路双雄面前起什么关键作用嘛?
其次就是法国自身的人员问题。为什么都踢到这个时候了,慢慢被发掘的进攻大腿布瓦布雷缺参加不了后面的比赛呢?法国足协太软了呗!根据国际足联赛程预期,这一个阶段的国际比赛日就到14号为止,所以八月才用1000万欧买了布瓦布雷的沙特联俱乐部新未来城决定立刻把他从国家队召回沙特,尽管法国足协还和新未来城进行了协商,但还是没有啥改变。讽刺的是,由于沙特联赛的赛程安排,其实布瓦布雷就只踢了两场淘汰赛,坐飞机从沙特去智利这么折腾,第一场和日本他一来就首发,第二场和挪威直接就独揽两球,你要说他厉害吧确实厉害,但对比之下,法国其他人在干嘛呢?
最后就是双方的心态。不是说场外因素就一定会让球员在场上如何受影响,但一则职业球员毕竟还是人,免不了受天气和场地的干扰,二来生长环境不同,青训体系培养的重点不一样,就能塑造完全不同的性格。
所以说相比这一代主要以移民后代为主的法国球员,大部分摩洛哥球员都是有浓烈的信仰,事实就是在面对南美恶劣的天气他们确实更能吃苦,咬牙坚持一些。再一点,他们基本上都是20左右刚成年的青年,尤其摩洛哥这边,大部分都从小就在什么法国、葡萄牙、比利时、意大利搞青训,很早就独立生活,咱不是有句老话嘛,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所以引申到球场上,即使是条件差、场面落后,我感觉摩洛哥的球员更不容易心态崩溃、甚至放弃,忘记教练的赛前部署。
虽然被揭开黑马的真面目,但摩洛哥早在二十年前就打好的基础,轮都该轮到他们显山露水的时候了。而法国名义上是什么夺冠热门,实则管理混乱,连个人都留不住,那既然这样干脆就别进决赛给球迷添堵了吧!